景德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茶宝山高山戏台,坐落于茶宝山的汪氏宗祠内
TUhjnbcbe - 2022/11/21 20:31:00
白癜风信息 http://www.zgbdf.net/

茶宝山高山戏台坐落于浮梁县西湖乡西北隅茶宝山的汪氏宗祠内。祠堂单独建在海拔约四五百米的半山腰上。茶宝山主峰大狼尖海拔米。明代中期,汪氏居此地,因有三棵白茶树,故名茶宝山,而主峰山尖的形状与狼的外形相似,故名曰“大狼尖”。汪氏家族不断繁衍,陆续散居在茶宝山周围,逐渐形成7个自然村,约有一二百户人家,于是汪氏家族便在半山腰上单独兴建了汪氏宗祠。各自然村距祠堂皆10里以内,最近的坦里村离祠堂仅1里,每次逢祭祀祖先,或者祠堂集会,看戏都很方便。

祠堂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大门东向,门前有开阔的院落,晓落南北各有辕门。大门槛下的左右基石上有雕刻图案,仔细辨认,雕刻的是戏曲故事《白蛇传》中的两幅场景:一幅是《游湖》;一幅是《水漫金山》,雕工细致精美。进人祠堂的大门即是戏台,台基很高,台下是通道,属于“山门式过路台”。戏台离地面1.7米,台宽12.5米,两柱间8.5米,进深6.6米。台口离天花板高约3.08米。戏台顶部居中有一多角藻井。后台北墙绘有一灵位,据说是一位戏曲老艺人徐元义病殁于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老艺人,特地为他建了一处灵位,家族成员每年为他烧香祭祀。后台尚有几处演出题壁,写着“光绪五年”、“光绪十五年”等。

台前的天井作为观戏厅,可容纳五、六百人看戏。天井后方直通享堂,享堂内供奉着汪氏祖先灵位神龛,神龛上方板壁有三幅戏文故事的木雕刻,图案雕刻精致。

该戏台坐落在距景德镇市区北约20公里的浮梁县三龙乡盘溪村。王仲舒系当地人,宋太子中允。祠堂大门朝南,正面是三间四柱三楼式砖雕牌楼门,上书“宋太子中允王仲舒公祠”。祠堂大门外有小院,面积为平方米,祠堂总占地面积余平方米。进大门从戏台底下通过后,是一个大天井,两旁有廊,两廊过轩进享堂,享堂很宽敞,为每年举行祭祀大礼及演戏时摆酒观戏之处,此处与大天井及两廊过轩共能容纳观众约人。梁额用料粗大,式样规整,加工精致,柱呈棱形或圆形,石制雕花柱础,图案明快简洁,明代建筑风格鲜明。故祠堂应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戏台与回廊从风格上看应于清代修建。

戏台台基高1.7米,台口宽14.6米,正中两柱间宽3.5米,进深5.65米,台面上高度约6米,正中到穹顶高度约8米,台后墙上有清代戏班题壁多处。如:“嘉庆七年正月十七日百福班至此一乐,蟠桃会、大香山、天齐会、珍珠配、平河南、患州义、乾坤配”、“嘉庆十一年七月十一日,發邑高砂翠林班票友共卅六位至此一乐”、“道光三年,好个德胜班,洞春同人到此一乐也”等等。从戏台题壁中可得知,早年高腔(弋阳腔、青阳腔)、饶河戏不少戏班都曾来此演出过不少剧目,演出活动频繁。徽剧翠林班,赣北有名的青阳腔秀兰班也来过此地演出。

该戏台是景德镇地区发现早期戏班活动遗迹年代最久远处之一,由于保存较为完好,实属罕见,很有代表性。建国后,赣剧、景德镇采茶戏剧团,也都曾来此处演出过。现为浮梁县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茶宝山高山戏台,坐落于茶宝山的汪氏宗祠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