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景德镇陶瓷大学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艺
TUhjnbcbe - 2021/4/26 22:10:00

龙泉,极富诗意的两个字,也是极具故事的两个字。

龙泉是块宝地,来了两天,就深深地爱上了。

龙泉境内有瓯江、钱塘江、闽江三江水系流过。龙泉土壤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充沛,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春秋战国的冷兵器时代,以中华第一剑的龙泉宝剑,名扬远播;在南朝时期,龙泉青瓷从这方水土诞生,宋代创造了“似玉”的审美高峰,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的哥窑、弟窑。用精美的器型、高湛的技艺、神秘的釉色承载了皇家的风范和气度,那是一种经历多年后,仍耐人寻味的美。

陈万里先生对龙泉青瓷曾有这样的评价:"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从瓷都景德镇到龙泉,大巴在路上颠簸了6个多小时,我们深感求学从来不是容易的事。进入龙泉境内,明显感觉温度以及湿度与景德镇差距甚大,少了一些春天的爽利,多了一些盆地地形的湿热;当然也赋予了这个城市独有的静谧和文艺的气息。没有过多高楼大厦,没有压抑之感,满眼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

临窗而立,瓯江穿城而过,它的深沉而富有内涵,与龙泉青瓷的梅子青釉色相差无几,是巧合还是一种审美长期的滋养?无从得知。

龙泉的第一站,我们选择了龙泉青瓷博物馆,博物馆从古至今的器物以及瓷片、残器的展示,给了高研班的学员们一个清晰的青瓷历史发展脉络,在头脑中铺开了一张制瓷地图。

撇开古代器物不谈,博物馆中二楼是以当代陶瓷大师作品为主的展厅,一番生机盎然的气象。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夏侯文、毛正聪等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石玄根、陈善林、卢伟孙等,从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陈华、李邦强到省市大师的作品,以当代陶瓷大师们为主线的作品以及风格、技术,完整地呈现。在某种意义上,走一趟博物馆,相当于走一趟龙泉青瓷传承的脉络。

写文章,做评论,窑址考察十分重要,它直观地呈现了古代这方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事情,曾经技艺风格的转变。通过观察分析窑炉的结构,瓷片堆积层的考古推测,迷雾被一层层揭开;通过亲手拨开泥土去择选“有用”的瓷片,拉近与时空的关系,考验陶瓷知识的储备以及逻辑,令人兴奋,沉迷。

大窑是国家级重点青瓷古窑址(龙泉县西南小梅镇东北10里的大窑村一带),了解龙泉青瓷,大窑是避不开的,据了解它的制瓷历史从五代开始,有古瓷窑址50多处,形成古青瓷窑群。世传南宋章生一、生二兄弟在此制瓷,有哥窑、弟窑之称,哥窑以黑胎青釉著称,弟窑以白胎青釉闻名,哥窑成为历史上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龙泉青瓷大师苑入驻了十多位对龙泉青瓷的继承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大师,他们以匠人的精神引导着龙泉青瓷的方向。也许你会说大师这样这样,大师那样那样,但目前正是大师们撑起了各个窑口陶瓷艺术和技术延续发展的重担,这不容置疑。随着二代、三代接棒者们的学院派身份的转变,传承和创新,可能会成为中国陶瓷的未来,但“偶像”的力量,会一直存在。今天,大师是偶像,明天设计家是偶像......唯一不变的是,工匠的精神。

拜访的六位大师,每位都身怀绝技,其作品都融入了独特精神和气韵。他们对待陶瓷,就像他们的孩子;他们信奉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他们在追求陶瓷艺术的道路上,向往德艺双馨。他们对待陶瓷坚守的情谊,做陶瓷中融入的工匠精神,是我们所仰望的。

文/马莎(陶瓷艺术理论评论人才培养高研班学员)

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

陶瓷艺术理论评论人才培养项目组委会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景德镇陶瓷大学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