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产业深观察如何保卫南国陶都
TUhjnbcbe - 2025/7/28 20:00:00

“南国陶都”佛山,与“陶都”宜兴一样,制陶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

改革开放后建筑陶瓷产业蓬勃兴起,“佛山陶瓷”居中国半壁江山,高峰时,更是畅销全球个国家和地区。

但是,在秋天的疯狂收获之后,冬天就来临了。

7月28日,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发布数据,上半年佛山建筑陶瓷企业关窑率高达4成。

部分曾经叱咤风云的佛山知名陶企,财务表报中的净利出现大幅下滑,市场风险凸现。

而且,在最新的全国地市级建陶产区排名中,曾经的老大佛山,已经名落第四。

佛山陶瓷究竟怎么了?

如何保卫“南国陶都”?

1

年,原佛山石湾利华装饰砖厂引进意大利彩釉砖生产线,拉开了中国现代建筑陶瓷发展的序幕。

到了20世纪90年代,石湾已聚集佛陶集团、东鹏、鹰牌等全球响当当的陶企,“佛山陶瓷”由此名声大振。

从意大利引进的陶瓷生产线

应该承认,改革开放后现代建筑陶瓷产业大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南国陶都”的“含金量”。

但如今,“南国陶都”正进入发展困惑期,有几个标志性事件:

其一,今年上半年,佛山39家陶企的条生产线,正在开工生产的只有条,关窑率高达4成。

这种“惨淡”在佛山40年的建陶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

其二,新的“陶都”正在崛起。

在最新的全国地市级建陶产区排名中,曾经的老大佛山,已经名落第四。

新老大是江西宜春,以86家陶企、条生产线、13.39亿平方米陶瓷砖年产能,成为中国建陶第一大产区。

老二泉州老三肇庆也都在9亿平方米以上,而佛山仅有6.7亿平方米。

高安陶瓷企业生产线

江西宜春的陶企集中在高安,“每十片瓷砖,就有一片来自中国高安”,高安的陶瓷砖产能占据了全国的1/10,全国瓷砖产能20强中有四家是高安本土企业。

年,高安开始“高安陶瓷复兴运动”规划建设了一个30平方公里的建陶产业基地,全力承接佛山的产业转移。

年,高安市长喊出“五年赶佛山,十年超佛山”的口号,后来这句口号写进了高安市政府的十四五规划。

江西高安,已经成为我国建陶产能规模最大的县级产区。

佛山禅城,在“全国(县级)20大建陶产区”排名中,了无身影。

其三,陶企的利润率在下滑,亏损面在加大。

8月24日,蒙娜丽莎发布了上市5年的首个半年报亏损,其上半年净利润亏损4.88亿元,而且二季度的亏损超过了4亿元。

蒙娜丽莎在一季报中就提到,亏损主要原因就是对房地产企业大比例计提坏账。

蒙娜丽莎对融创、金科、世茂等11家出险房企计提了约6.65亿元的减值损失,单家应收款的计提比例从30%到%不等。

蒙娜丽莎集团

而从年佛山上市陶企公布半年业绩看,东鹏控股净利同比下降59.45%,帝欧家居(欧神诺母公司)净资产也同比下降了8.64%,净利更是同比下降了.96%。

8月2日,“陶企航母”新明珠集团首次公开披露招股书,欲冲刺深交所主板。随之有媒体担忧其“带‘雷’闯关IPO成算几何?”

所谓带“雷”,是指新明珠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均为房地产公司,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最高的客户为“地产雷王”恒大。

其招股书披露,年归母净利润骤降60%,毛利率近乎腰斩。

陶企龙头们尚且如此,中小陶企的困境可想而知。

佛山中国陶瓷城

“南国陶都”是千年佛山的桂冠,“陶瓷产业”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佛山的一张名片,怎么保卫“南国陶都”,如何让“佛山陶瓷”再次强大,是站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佛山,无法回避、也必须深度思考的一个问题。

因为这不但事关一个产业的生死去留,更考验一个城市对传统优秀产业,有没有转型升级的勇气和智慧。

2

归纳一下佛山陶瓷产业遇到的问题:原材料价格暴涨,天然气价格不断升高,运费暴涨,企业成本高居不下,房地产调控,企业销售难回款难,出口严重下降,等等。

这几乎是国内陶瓷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也几乎是多数生产型传统产业正在或即将会遇到的问题。

如何破题?其实,答案就在问题里。

6月22日,佛山市委市政府召开陶瓷行业座谈会,市委书记郑轲亲自主持并讲话,“做大、做强、做优”六个字,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对陶瓷行业的支持态度,不但坚定了佛山“保卫陶瓷”的信念,也坚定了禅城区发展陶瓷产业的的信心,更是向佛山提出了代表大湾区来振兴、整合中国陶瓷产业的使命和雄心。

讲话中郑轲重点强调了陶企转型发展的三个重点:做研发,做品牌,做市场。

不难发现,三个重点都剑指“微笑曲线”的“嘴角”,这也是佛山陶瓷能够在困境中突出重围、做大做强做优的最优路径。

但研发为先,又意味深长。

佛山发展现代建筑陶瓷的40年,是以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形态,处于“微笑曲线”的下端,产业话语权十分弱小,当企业外迁、生产线和产能减少、市场出现波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把“研发”作为三大重点发展之首,背后的深意是,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佛山陶瓷要从“大生产时代”走向“大研发时代”。

新明珠陶瓷生产基地

受土地空间、生产成本、环境压力等限制,“大生产”模式早已经不适合佛山陶瓷业的发展,佛山陶企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意识地在研发上发力。

年5月,蒙娜丽莎广西产研建筑陶瓷技术研究院成立;8月,帝欧家居中央研究院成立;11月,新明珠当代陶瓷研究院揭牌。

这些企业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在先进陶瓷材料升级方面发力。

目前,陶瓷行业几乎所有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均源自佛山。

但企业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尤其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陶瓷产业,在投入大、周期长的技术研发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佛山陶瓷要迈进“大研发时代”,建议要由政府主导,国企国资与民营陶企共同参与,多方合力,瞄准世界最前沿的陶瓷技术,把佛山打造成一个“世界级陶瓷技术中心”。

让过去的“世界陶瓷看佛山”变为“世界陶瓷技术看佛山”,形成“佛山负责研发、中西部负责生产、世界人民负责消费”的陶瓷产业新格局。

3

佛山陶瓷的另两大短板,就是品牌和市场。

年末首次发布的“全球建筑陶瓷品牌TOP榜单”,意大利有46个品牌入榜,西班牙有18个,中国只有13个,其中11个是佛山品牌。

看得出,在国内市场,佛山品牌一骑绝尘;放在全球市场,品牌实力差距不小。

甚至出现“蹭品牌”乱象。年以后,佛山陶瓷顺着“总部+会展+商贸”三条经济线发展,有数以千计的国内陶企在佛山建立了总部,注册了品牌。

保护“佛山陶瓷”集体商标

“中国建筑陶瓷百强品牌”中,就有80个是佛山的品牌,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在“蹭”佛山品牌。

据数据统计,年就有个建陶品牌在佛山注册,占全国所有建陶品牌的60%,淄博陶瓷贴牌佛山的商家一度高达多家。

事实是,良莠不齐的“假佛山陶瓷”充斥市场,对真正的佛山品牌造成很大的冲击。

今年7月1日,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发布第一批授权使用“佛山陶瓷”集体商标的24个品牌名单,意在加强对佛山品牌的保护。

但仅仅“制乱”是不够的,佛山品牌只有进一步把自己做大、做强、做优,与研发和技术一起,向中西部制造基地输出技术+品牌,佛山品牌雄霸天下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技术强品牌才更强,品牌强才能抢市场,这是陶瓷市场的“丛林法则”。

当前,佛山有堪称世界一流的陶瓷会展中心,有国内一流的研发中心以及采购中心,正在从一个陶瓷制造重镇,变成一个集品牌、贸易、总部、创新、会展于一体的重镇。

但这远远不够,佛山产业,要向全球市场看齐。

年,美国瓷砖进口量创下近15年来的新高。从进口量看,西班牙自年取代中国成为对美最大瓷砖出口国以来,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意大利紧随其后;从进口额看,意大利最大,西班牙紧随其后。

佛山陶博会

无论是进口量,还是进口额,中国都没有排进前10。从让“世界人民消费”这一点来看,中国落后了,“佛山陶瓷”责任重大。

从陶瓷产业重镇,到全球陶瓷交易的市场中心,这才应该是佛山要走的道路。

而且,无论是搞一流的研发,建一流的品牌,还是打造全球交易中心,以佛山陶瓷40年发展积累的功力,都是“能力圈”内的事。

4

所以,保卫“南国陶都”,并不是要保卫大生产时代的“南国陶都”,而是要保卫研发是世界领先、品牌是世界一流、市场是全球中心的一个“新南国陶都”,不是简单地保卫产值规模,而是保卫引领地位。

对此,本观察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政府要有决心和雄心。

要意识到,保卫“新南国陶都”,复兴陶瓷产业,对佛山市以及禅城区而言,是新的发展时期融入广州都市圈、建设大湾区的新任务,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不可失,不能败。

政府可充分利用国资和国企的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优势,利用大资本,做好大规划,引导佛山陶瓷向大研发、大品牌、大设计、大市场时代迈进。

比如,可政府牵头,发挥国资优势,组建由国资国企+民资民企共同参与的陶企集团,在市场经济下探索“混合经济”,打造一个百亿规模的“陶企航母”,让风雨飘摇中的佛山陶企群体有“领头羊”,有大靠山,打造佛山陶瓷的“超级舰队”,共同抵御市场风浪;

景德镇拥有陶瓷大学

比如,可借助广州的教育力量,联合成立类似陶瓷学院、陶瓷大学的人才培养机构,不但为佛山培养研发人才、设计人才、品牌人才、市场人才,也向中西部的陶瓷生产基地输送生产人才、技术人才,打造中国陶瓷产业的人才高地;

比如,可借助广州的全球贸易力量,利用广交会等平台,构建全球贸易市场体系,打造全球交易链条,打造全球陶瓷交易中心,真正形成“佛山制造,广州出海”的市场互配,既为广州的全球贸易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出口,也是“广佛同城”下佛山送给广州的一份“见面礼”;

佛山陶瓷亮相广交会

比如,可借助深圳的科技力量,在陶瓷机械、绿色生产、工业互联网、智能物流等方面为佛山陶瓷产业赋能,打造陶瓷产业技术高地;

比如,可借助香港的金融力量,共建陶瓷银行、陶瓷基金,缓解陶企借钱难、融资贵的困局,也为香港资本服务内地市场打开一条通路,打造陶瓷产业资本高地。

总之,只要政府有决心,发挥好能量,就能把佛山陶瓷做成万亿规模大产业,在世界陶瓷市场形成“佛山指数”,在资本市场形成“佛陶版块”,把“南国陶都”升级为“世界陶都”。

二是企业要有信心和野心。

佛山陶企必须认识到,保卫“南国陶都”,就是保卫自己,“南国陶都”失去了,“佛山陶瓷”也将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陶企们要保护好“佛山陶瓷”品牌,要聚不要散,要协同不要内卷,要秩序不要混乱,要坚定信心,在研发、品牌、市场三个维度上持续发力,敢于发力,共同复兴佛山陶瓷。

三是要共建利益共同体。

要主动与国内各大市场和陶瓷产区对接、合作,帮助中西部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原材料研发问题、产品设计问题,为生产区提供市场和技术,输出品牌和品质,解决好产业协同,形成对中西部陶瓷产业的带动能力、引领能力、服务能力,合作才能共赢。

保卫“南国陶都”,只有摆脱大生产思维,把研发做强,把品牌做优,把市场做大,向内汇聚全球市场,向外输出佛山优势,让“佛山陶,甲天下”成为一张新名片,更让“湾区陶,冠全球”。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业深观察如何保卫南国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