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曾经1府6县的徽州府如今分布在2省3市可
TUhjnbcbe - 2024/8/29 16:58:00

徽州,简称“徽”,历史地理名称,古称歙州、新安。这里自古号称“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境内岭谷交错,水秀山灵,这便是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徽州,又称“一府六县”,即歙[shè]县、黟[yī]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徽州府一分为三,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年(康熙六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的首字,称为安徽省。

徽州府

歙[shè]县

歙县作为徽州建制最早的县之一(另为黟县),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与核心区域,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四川阆中并称为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徽商中最重要的盐商,也多为歙县人士。

歙县以其古徽州山水人文,享誉国内外。

县域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即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即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已纳入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新安江穿境而过,纳练江、昌源河等,曲折东南流,汇入千岛湖;古城、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古道资源丰富,其中,中国传统村落个,省级传统村落个,安徽省美丽乡村82个。以许国石坊、棠樾是牌坊群为代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

此外,歙县的非遗也是歙县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徽墨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为代表的国家级非遗技艺5项,省级非遗17项,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歙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歙县旅游资源

黟[yī]县

黄山古称黟山,黄山之南,全景黟县。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千年古县的美誉。面积平方公里,人口9.53万。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黟县始建于秦(公元前年)。“黟”字本义为黑、黑木。因建置于黟山南边而得名。境内完整保存幢明清古建筑,拥有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44个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88处,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环境优美,生态绝佳。境内山川毓秀,田园相依,生态优良,全县山场面积占县域面积的86.3%,森林覆盖率84.8%。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第九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省级森林城市等称号。相传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就出自这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之美誉。

旅游主导,资源丰富。全县共有收费景区15处,其中5A级景区2处(西递、宏村)、4A景区4处、3A景区1处。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文化魅力旅游名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幸福感的休闲城市、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全球百佳可持续目的地等10余个国家级荣誉,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县乡村旅游正在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高端度假、休闲体验、户外运动、文化演艺、摄影写生等多元化旅游业态发展。

休宁

休宁历史悠久,自东汉建安十三年建县至今,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0镇11乡、个行政村。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亿元,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人。

全县的特点是:三省要冲,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居皖连浙通赣,为皖浙赣三省重要的交通枢纽。新安源头,境内“一源两水三百河,七十水库五千塘”,是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江的正源。道教胜地,有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状元古城,为徽商、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建县多年来,走出了19位状元,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明代开国谋臣朱升、清代朴学大师戴震、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起孟等均为休宁人。有机茶乡,为“屯绿”主产地,有机茶颁证面积全国最多,“两茶一花一鱼”(茶叶、茶干、菊花、泉水鱼)等绿色产业发展良好,是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和“中国名茶之乡”,山泉流水养鱼成功入列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休闲养生之都,境内“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森林覆盖率近82.16%,负氧离子含量常年保持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社会和谐稳定,是一个休闲养生的好地方。

休宁县是“乡村旅游福地”,旅游、生态资源丰富。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文人墨客中广有“休宁山色横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的赞誉。最负盛名的当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中国道教第一”齐云山,还有被誉为“徽州四大古镇之一”的万安古镇、“三江源头”六股尖、被徐霞客称为比浙江天台更具神韵的云岩湖、溪口阳干村、五龙山、源芳大峡谷等一批绝佳的生态旅游资源。

祁[qí]门

祁门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

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8.64%,居全省首位;拥有林地17.95万公顷,林木绿化率88.79%,森林蓄积量.2万立方米,是我省重点林业大县。祁门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是“中国红茶之乡”。

主要景点有:

祁门牯牛降景区:牯牛降以雄、奇、险著称,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景区的观音堂景区位于祁门县境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

七彩玉谷:位于安徽黄山祁门县箬坑乡仙寓山腰,全长余米,在彩色玉谷中,两旁石头色彩以棕红、纯白为主色调,间以青、蓝、黑、灰等多种颜色,这条河谷美就美在河床上,整个河床像一条玉带,河床上天然形成各种五彩斑斓,千姿百态的玉石。

九龙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所处的峡谷峭壁惊险,瑞草丛生,山谷幽静,溪水碧绿澄澈,由九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九个水池连接而成,如珍珠翡翠散落在峡谷峭壁之间,有祈雨台、学堂基、中华石、坐禅大佛、卧狮、试剑石、三叠瀑布、龙女瑶池、曾国藩校军坦等景点,是一个观景探险、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龙池坡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安徽黄山市祁门县西北部,景区面积公顷,主峰大历山,属黄山山脉向西的延伸,海拔米。景区集雄、奇、险、秀、幽于一身。景区著名的景点有鸳鸯谷、青龙潭、百丈潭、五龙饮水、横眉涧等。其中鸳鸯谷,绵延十华里,谷内神潭跌宕,飞流成瀑,古木森森,藤萝密缠,被誉为“皖南第一生态谷”,是“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绩溪

绩溪汉代称华阳镇,南朝梁大同元年(年)设良(梁)安县,唐朝永泰二年(年)置绩溪县。绩溪是古新安、古歙州、古徽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至宋代属歙州,宋宣和三年(公元年)因绩溪有“徽岭、徽溪、大徽村”,改“歙州为徽州”(“徽,善也”《尔雅·释诂》,“绩、功也”《尔雅》),清康熙六年(公元年)建安徽省时,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为省名,可以说绩溪是名副其实的“安徽之源”。

绩溪县是古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厨之乡”,素有“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之美誉,徽文化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出自绩溪,胡开文墨庄所制“地球墨”;由绩溪民间乡土菜肴演变形成的徽菜,跻身于中华八大菜系;原生态的徽剧徽调和极具乡土文化气息的“赛琼碗”、秋千台阁等徽风民俗。是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接力城市。诞生了清朝一代巨贾、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墨制作大师胡天注,近代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胡适,国家领导人胡锦涛等。

中国龙川景区中国龙川位于绩溪县城东11千米处的瀛洲镇,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区,所在的龙川村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该村形如龙舟出海,堪称风水宝地。景区内的胡氏宗祠被称誉为“江南第一古祠”、“木雕艺术殿堂”。奕世尚书坊为盛明时期所建,是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胡炳衡宅(未开放)则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徽州古民居旧貌,记录了徽商历史。

千年仁里景区

千年仁里景区距绩溪县城3千米,位于登源河西畔。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村南留有龟山遗址。文革前村中还有石牌坊10余座,以贞节牌坊居多,仅存2座,皇门公牌坊是现存遗迹之一。据说,这一牌坊是为官至皇门侍郎的村人所立。村中还留有程姓一世祖的墓道坊,横额上刻有“唐金乡尹药公墓道”。村中近年历史的“百步钦街”,是当时皇帝御赐耿姓尚书“免征地”一块,在村东井地段用砖砌垒“百步钦街”一条。廊亭已毁,但百步钦街道路保存完好。

鄣山大峡谷

鄣山大峡谷,又称伟人谷,占地面积约15平方千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的南大门。景区内拥有43种国家级珍贵物种和13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五十余个景点,其中“伟人石像、百丈岩、葫芦潭、冠顶生花”是其主要特色景点。“世界第一巨石”百丈岩,高米,宽米。

绩溪博物馆

绩溪博物馆是一座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馆址坐落于老城区中心地段,原为老县政府旧址,同时还是老县衙遗址。建筑面积达3平方米,占地面积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平方米。绩溪博物馆的展馆分为:序厅、绩水徽山、人文绩溪、商道绩溪、风土绩溪、徽韵绩溪和徽味绩溪七个部分。内容有巍巍徽岭、潺潺徽溪、崇文重教、新学先声、徽商故里在绩溪、徽州骆驼绩溪牛、花朝古会、秋千抬阁、绩溪三雕、绩溪名厨、徽菜名馆等。

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位绩溪县伏岭镇,始建于唐代,是中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全长20千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万亩,耕地32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全县辖16个乡(镇)、1个街道、1个工业园区、个村(居)委会,人口36万。因生态环境优美和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开元二十八年(年)建县,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出,享有“书乡”美誉。自唐至清,全县共出进士人,留下历代文人著作多部,其中部入选《四库全书》;朱熹、詹天佑等历史文化名人名扬中外;历史遗迹、明清古建遍布乡野;徽剧、傩舞、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歙砚和绿茶制作技艺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坑、汪口、延村、虹关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婺源博物馆馆藏文物1万余件。

婺源,生态优美,物产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6%,空气、地表水达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浓度高达7-13万个/cm3,是个天然的大氧吧。有草、木本物种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共80余种。境内有世界濒临绝迹的鸟种黄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鸳鸯越冬栖息地。良好的自然条件蕴育了众多地方特产,其中红、绿、黑、白“四色”特产(荷包红鱼、婺源绿茶、龙尾歙砚、江湾雪梨)享誉古今。

婺源,区位凸显,交通便捷。地处我国黄金旅游圈的腹地,周边有黄山、三清山、庐山、武夷山、千岛湖、鄱阳湖、景德镇等名山、名水、名镇。对外交通便利,有景婺黄、景婺常两条高速公路,京福高铁已于年6月正式通车,九景婺衢铁路正快速推进,将于年竣工通车,一小时车程内有黄山、景德镇、衢州和三清山四个机场,婺源正成为江西对接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前沿。

婺源,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是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和全国首届平安建设先进县。沿袭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风气,邻里和睦相处,百姓安居乐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惠泽千家万户,全县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步提升。初步评估,接受全市巡查的21项指标,预计有11项指标增速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其中,GDP增长9.4%,预计排第4(1-3季度全国增速6.2%,上饶市8.8%);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2%,排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超过GDP增速2个百分点;固投增长10.1%,超过GDP增速0.7个百分点,这两项指标有力拉动了GDP增长;工业投资增速26.5%,排第3;外贸出口和外贸进出口分别排第1、第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排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除去3个贫困县,排第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充分体现了婺源的发展是惠民生的。综合几个数字看,消费、投资增速均超过GDP增速,外贸出口和外贸进出口排全市第1、第2,“三驾马车”有力推动了GDP增长,同时工业的短板也在补齐。挤入第二方阵指标比去年多,指标总体上比去年好看。

旅游

年10月,婺源全域以“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此后,县内各景区(点)先后开展了创建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工作。至年末,全县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个。分别有:江湾景区、大鄣山卧龙谷景区、灵岩洞景区、文公山景区、鸳鸯湖景区、李坑景区、思溪延村景区、汪口景区、篁岭景区、严田景区、五龙源景区、熹园景区、翼天文化旅游城。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民国元年废府留县,原领六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8年5月13日在徽州府城歙县设徽州专区,随后迁往屯溪市(今黄山市屯溪区),年由于蒋介石“剿共”之需要,婺源被划入江西,后因婺源民众发起返徽运动及同乡胡适等人奔走努力,迫于民意,年抗战胜利后划回徽州地区。但由于军管问题,年婺源又被划入江西省,延续至今。年为响应中央打好黄山牌以发展旅游业,绩溪县被交换而划入宣城。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徽州地区与县级屯溪市成立地级黄山市。

在年改制中,成立地级黄山市(俗称大黄山市),将黄山山名取代了徽州地名,从此,徽州不复存在了。与此同时,撤销了年在黄山脚下刚刚成立的新兴旅游城市省辖县级黄山市(俗称小黄山市),将“徽州六子”之一的绩溪划给了宣州管辖。不仅在中国地图上硬是把一座历史名城给抹掉了,原徽州地区也被搞得残缺不全。难怪高级记者李辉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惊呼“可惜从此无徽州!”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经1府6县的徽州府如今分布在2省3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