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郭文连肌理瓷画艺术
TUhjnbcbe - 2023/10/8 17:13:00

郭文连,年生,江西吉安人。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景德镇陶艺设计家协会主席。

郭文连先生幼年自学绘画,至20世纪60年代开始油画创作,有油画作品“班会”入选全国美展和参加省历史画创作工作。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自此数十年来,他一直深入研究陶瓷艺术理论、陶瓷工艺和作品创作。近年来,郭文连在陶瓷艺术绘画方面涉猎极广,他画釉上婴戏系列题材,画高士和仕女题材,创造性地将肌理技法融入到粉彩、颜色釉以及各种综合装饰,并将其运用到现代陶瓷绘画中,师古而不泥古、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现代陶瓷绘画艺术领域公认的创新者与领*人物。近年来,其作品屡次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会上拍出较好的成绩。

郭文连是一位修养相当全面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也是一位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人。他美名远扬,瓷画艺术堪称独树一帜。作品常给人一种富有田园气息且蕴含质朴感人的力量。青山薄雾里,雾霭正待慢慢散尽,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由远及近,空灵而唯美。

画面中,他驾轻就熟的肌理技法得到了充分表达,画面虚实结合,清新自然唯美,情不自禁使观者与画者产生共鸣。从油画到国画完美转型,郭文连通过肌理技艺把中国画日臻纯熟地融入到日常绘画中,并表现得自然得体。

肌理——《现代汉语词典》解析为“肌肤的纹理”。英文中“肌理”一词为“texture”,指物体表面自然的造化,它有各种各样的组织结构,或粗糙或平滑,或厚重或轻软,这种表面的纹理变化使之形成一种客观的自然形态,即肌理。

然而,就瓷画艺术而言却是泛指一切非手绘的一种特技而产生的纹理效果,这种纹理效果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它是一种偶然的呈象。故此,说它是“自然天成”的艺术,也不为夸张。

艺术贵在创造,就是说,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而这种绝妙的偶然“自然天成”的纹理艺术,永远是独幅作品,即使作者本人,也绝对做不到复制两幅一模一样的作品。

近年来,景德镇出现了相当一批运用新材料、新技法的瓷画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有本土的艺术家,也有来自外地的景漂艺术家,他们的创新艺术理念,大胆运用新材料和别具匠心的新技法,给景德镇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作品给景德镇的现代瓷画艺术增添了不可磨灭的光彩。

瓷画艺术的创新求变,是一个万古永恒的主题。变是绝对的,变有观念形态的变,题材样式的变和材料与技法的变。新的材料和技法的产生,是创造而富表现力,时代感和艺术个性的瓷画新品种,新形式、新肌理效果所不可缺的条件,这些新形式、新肌理的出现,势必顺应并作用于当代瓷画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它们之间互相依存,制约和促进关系,不断推动着瓷画艺术走向进步与发展。

所谓的肌理瓷画,并非全部都是用肌理技法来表现的瓷画,而是某一部分,或主要部分是用肌理技法来表现的,其它部分仍是手绘的。偶然的肌理效果固然是一种美妙绝伦的艺术效果,但是它还需要艺术家的发现、把握、修饰,否则,无非还是天上的云。断墙的水迹而已,成不了艺术品。

全部用肌理来表现的瓷画,技法单调,效果松软,视觉冲击力不强,一幅好的肌理瓷画,不是肌理效果如何好,而是天才艺术家超凡能力的体现。

在瓷画的创作过程中,由于采用了特殊的肌理技法、既真实又艺术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中的物体或景物,其愉悦心情是不可言表的。但是这些特殊效果,是从实践的感受中产生的,充其量只能解决瓷画创作中某方面的问题,决不可把掌握肌理技法当成瓷画创作的主导,只有严谨的创作态度,坚实的绘画基础,作者对于生活的强烈感受才是瓷画作品成功的关键。

什么是瓷画,简言之,在瓷器上画的画就叫瓷画。但是瓷画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独立的艺术风格?这个问题现在恐怕很难回答。从事过瓷画艺术的人都知道瓷画可以模仿很多画种的风格,油画、国画、版画、剪纸画等等。可以说,没有什么绘画效果不能在瓷画上再现。

因此,瓷画没有明显的艺术风格。如何创出瓷画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需时间和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

一种画种的艺术风格,它必须是充分发挥自身材料、工具、载体的优势,才能创出有别于和某些方面优于其他画种的艺术风格,水墨画是这样,油画是这样,版面也是这样。这些画不看原作,单从印刷品也可分辨出什么是什么画种。

如果是互相模仿,就不可能有画种的个性风格,有的名画家用油画的材料、工具表现国画风格的作品,我觉得是不可取的。瓷画的颜料是金属氧化物和矿物质材料,通过乳香油调配,樟脑油稀释,充作介质,载体是瓷器,尤其与众不同的是,它要通过高、中、低温烧成,才能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

除了绘画工具有些与国画相同之处,其余都是极具自身特色的。我想只有尽情地发挥这独特的材料和工艺的优势,才能真正创出属于瓷画自身的艺术风格。

自然,肌理效果的作品绝成不了瓷画艺术的风格主体,但是不可否认,利用油料在光滑的瓷画形成多种肌理效果,却是有它自身的优势,也就是说,用油流动,水油的互相排斥,以及种种手段,如何在光滑的瓷器上形成千变万化的肌理效果,如何深入挖掘肌理艺术的深度,必须有助于形成瓷画风格。

探索肌理瓷画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多看、多学、多想、多研究、多实践,就会做到会的自己也会,自己会的别人不一定会,也就能不踩他人的脚印,独树一帜。

我作画没有固定的方法,求“新”求“变”就是我的创作规律和追求。“新”和“变”也就是艺术创作中的探索和创造,只有探索和创造才能赋予作品的无穷的生命力。

我的肌理画作品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利用油料的流动性,在流动的过程中,使油料慢慢分离,进而变换流动方向,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这时期,全部是表现山水。

不久,感觉这样流不下去,没有出息,因为当时学肌理山水非我一人。于是技法不变,变题材内容,第二阶段的肌理树、或树林,再结合配的人物和动物、使抽象和肌理和具象的人物、动物相结合,使偶然的与必然的相结,使随意与严紧相结合,这无疑与前一阶段的肌理山水是一个质的提升。

第三阶段是因为在第二阶段的过程中,有明显的心理变化,极想变更技法,这便是第三阶段景肌理的产生。最近,我对肌理又有新的突破感。肌理的艺术效果是我十分喜爱的,我会沿着这条路一直探索下去,走出真正的自我。

肌理瓷画的情趣体现,往往有赖于其油色变融的奇妙变化,而瓷画技法上的扩展,则在于各种作画物质特性的发掘和利用,不断有新材料,新工具的出现,同时就手头上现有的材料反复尝试,更是不容忽视的,任何一种材料和工具,在使用中所出现的一些毛病,有可能正是为你留下了可以利用的反面经验。

所谓失败为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的问题可能就是以后绝妙的艺术效果,并由此产生种种特殊技法,其能否成功,多取决于进行探索的深度如何,取决于看法上是否与众不同,取决于艺术家的修养及才能。

现代瓷画艺术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绘瓷观念及狭窄的题材形式,肯定是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原来的工具、材料和技法手段显得陈旧而不够用了,越来越多的瓷画家领悟到要振兴、发展瓷画艺术,把瓷画提高到现代文化层面,除了有待于艺术观念的开拓,题材形式的突破之外,还有待于材料技法的进步创新。

美术界里以前常有这样的说法,“无法之法是为至法”、“无法无天”等等。其实说这种话的人都不是反对学习技法本身,是反对技法的僵化,程式化及学习中的陈陈相同,所谓“至法”、“无法”,实则是“我法”。

肌理是瓷画艺术的一种基础语言形式,同色彩、线条一样具有造型和表达情感的功能。绘画语言是传达作者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和媒介。而肌理作为瓷画艺术语言的一种,它的重要性自不必说。

肌理是偶然与必然的碰撞,是物质与精神的碰撞,是艺术家内心感情的再现。在当今多种绘画学科相互渗透和影响下,瓷画也不例外,当今瓷画艺术家的绘画观念也在不断变新,逐渐对肌理材料产生极大的兴趣和重视,在瓷画作品中广泛运用,瓷画艺术之美离不开画面肌理材料之美,随着瓷画的不断发展,肌理技法的运用将会得到更多的瓷画艺术家的重视和推广。

1
查看完整版本: 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郭文连肌理瓷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