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园林线上课堂观展瓷上园林从外销瓷看
TUhjnbcbe - 2023/9/5 20:11:00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在当前特殊时期,中国园林博物馆“闭馆不闭展,服务不断线”,推出“园林线上课堂”,持续推广科普教育。

为了让您宅在家里也可以享受一个人的专场展览,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线上观展,精选出30余个历年优秀展览,以VR虚拟展览和视频科普等多种形式,带您再次“回到展厅”,探寻园林历史文化脉络。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中法两国建交50余年来,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民间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中国园林和法国古堡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与沟通。此次展览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增进中法文化互通和民间交流。

肖蒙城堡位于法国西部秀丽的卢瓦尔河畔,是全球十大经典漫步之地。肖蒙城堡以其极具魅力的建筑、富丽堂皇的外观成为最经典的欧洲古城堡之一,举世闻名闻名的法国国际花园艺术节也在此举办,这里也是世界顶尖园林艺术家的圣地。

“瓷上园林——从外销瓷看中国园林的欧洲影响”展览入选了国家文物局推送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此展览精选中国园林博物馆馆藏60余件(套)明清外销瓷珍品,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中国明清外销瓷的输出及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欧洲仿制的瓷器,透过实物了解中国山水自然观念通过瓷器这种媒介的西传,向观众展示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以及充满中国传统元素的日用瓷被西方贵族珍赏后的华丽变身。

这些精美的瓷器,以中西方文化交流为背景,系统展示了为适应市场需要而生产的形态各异、纹饰绚丽的古代文明杰作。期待观众可以通过此次展览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感受数百年前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和深刻的影响。

中国原始瓷器始于商代,成于西晋而盛于唐宋。唐宋时期中国陶瓷作为特产随丝绸输往国外,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加强,中国瓷器大量远销海外,陶瓷外销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明代万历时期,中国的克拉克瓷大批量远销欧洲市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的烧造达到历史上的顶峰,中国外销瓷的艺术和技术传播到海外。

中国外销瓷器在传播中国园林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中国园林肇发于商、周,盛于唐宋而集大成于明清,伴随中西文化交流而传到欧洲。

中国陶瓷外销欧洲的过程中,瓷器上的纹饰,包括花木、山水、亭台楼阁等的园林内容传入欧洲,对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园林理念和园林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外销瓷也因此成为中西方园林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很高的学术价值。

一、中国瓷器行销欧洲

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由于海禁*策的解除,中国制造的瓷器大量经由葡萄牙人和荷兰人运输到欧洲市场,不仅改变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其所承载的中国“人与天调”、“天人合一”的文化元素也给欧洲大众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明代外销到欧洲的中国瓷器主要是克拉克瓷,是我国明、清时期外销青花瓷。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因不明瓷器产地,欧洲人就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

这种青花瓷在装饰上的特点是普遍带有多层次的开光,即在器物面上画成一朵花瓣型,在花瓣里面又画上各种纹样,就好像开着窗户一样,所以也把它叫做“开光”样式的瓷器。其最典型的做法就是一个中心纹饰周围装饰多个扇形、椭圆形或莲瓣形的开光设计,开光内饰杂宝、花卉等图案,也有很多外销瓷以自然山水和园林人居等为主题,彰显了中国的自然山水观。后来在陶瓷史上把16世纪末至17世纪生产的具有这类特点的外销青花瓷称为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最早在景德镇烧造,之后福建的漳州窑也有仿烧并外销。明末,克拉克瓷大量销往欧洲、日本、美洲等地。

漳州窑青花山水纹盘(明晚期)

盘沿克拉克纹饰在方形叶瓣处出现花卉状圆形开光,开光里绘有郁金香、菊花、菡萏(未开的荷花,即花苞),用中国结将前面几种纹饰相间隔开。画面中心画的是道教图像中云气包裹着的仙山琼阁,建于山石上面的三到四个飞檐牌楼为仙山中的宫阙。

青花周敦颐爱莲说人物花口盘(明万历)

盘沿青花绘花叶、西方花卉郁金香及人物,盘心主题画面为山水、垂柳、人物。童子手持莲花与人交谈。色泽饱满鲜亮,构图繁而不乱。

中国克拉克风格的瓷器运销到欧洲,当地人将其当做珍贵的物品,常常成为装饰的重要道具。

德国柏林夏洛腾堡宫瓷器内阁

二、重返欧洲华园熏风

明万历时期开辟了中国瓷器外销欧洲的新局面。清顺治十二年(),*府下令实行海禁,“不许片帆入海”。期间中国瓷器外销基本停滞。

康熙二十二年()开放海禁,中国瓷器重新外销到欧洲市场。“碗礁一号”、“哈彻号”、“南京号”和“头顿号”沉船出水的瓷器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特点,部分瓷器延续了万历时期克拉克瓷的风格,部分瓷器则为康熙本朝风格的特点。

外销瓷不仅是欧洲皇室显贵陈设把玩的奢侈品,也成为一般欧洲民众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影响了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其所附带的山水人物绘画给欧洲带来了全新的人和自然相融合的理念,进而在18世纪催生了自然式园林景观在欧洲的出现。

青花洞石牡丹花蝶盘(清康熙)

盘沿画着六组树枝纹样,枝条上开着牡丹、梅花,结着果实。盘中心画着山石和月季花,在两朵月季花中间还有一个花苞,一只蝴蝶在上方飞舞。

月季花的花语是:希望、幸福、光荣、美艳长新,山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坚固的意思,月季、牡丹等有美好祝福的花卉与山石的组合便有了“幸福永固”的含义。

青花太白醉酒人物故事纹笔筒(清康熙)

这是一个描绘李太白醉酒画面的康熙笔筒,构图新颖。一面画有庭院和栏杆,栏杆后面是水面,远处的山石下还画了一点倒影,李太白醉卧在水中的礁石上。另一面画着一个书生状路人,正在与船夫说话,船夫手指着他的身后,也就是李白醉卧的方向。画面构图严谨,疏密有致,李白醉态画的十分生动。

中国园林对英国的影响

中国造园艺术对18世纪上半叶英国自然风致园和图画式园林两种风格的造园艺术产生了影响。瓷器里中国式的造园因素塔、亭、桥等成了新园林的标志,其代表人物为英国建筑师钱伯斯爵士(SirWilliamChambers,-),代表作为《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和《东方造园论》。

纽浩夫书中的插图——南京大报恩寺瓷塔()

钱伯斯(英国)设计的丘园中国塔()

钱伯斯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建造了一座中国式八角塔,始建于年,建成后成为当时欧洲最宏伟壮丽的宝塔,塔上装饰了80条龙。此塔为十层高的八角塔,塔高约50米,其造型庄严古朴,在绿林的掩映中十分显眼。

丘园的中国塔以高耸入云的形象与园中其他建筑形成了强烈对比,许多欧洲的中国风园林纷纷仿造,或以此塔作为设计的典型。

青花花卉纹盘(清康熙)

有些外销瓷在欧洲常被加上贵重金属,如金、银或铜,有时是一种装饰,有时则改变了瓷器原来的功能。这件青花瓷盘,除了盘周围镶嵌外,还加装了提梁,从而使盘子变身为提篮。这种瓷器的装饰大约流行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的欧洲。

三、狂热追捧中西合璧

雍正、乾隆时期,中国瓷器在欧洲的外销达到高峰,并得到欧洲人的热烈追捧,“中国风格”在欧洲的设计领域广为流行。在优美的自然中,安静的楼阁里,悠闲的中国人做着各种各样消遣活动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外销瓷器中。

洋画被中国工匠复制到瓷器上后,18世纪,以欧洲造型和纹饰为主题的中国瓷器被大量订购,外销瓷上许多以西洋名画、神话、宗教、航海、当时的*治事件等为主题。

青花欧洲加彩山水纹盘(清乾隆)

这是一件青花山水风景盘经欧洲加彩的瓷盘,盘口沿施一圈金彩,盘沿外用红彩画一周“Z”字形纹,依稀可以看出红彩下面的青花底色。

“Z”字形纹饰内是一圈湖水蓝彩绘的窄边边饰,紧接着是金地上绘菊花纹饰,菊花外点缀着一圈蓝色、绿色等的圆圈纹饰。

墨彩描金神话故事纹盘

该画面描述的是《圣经》里“耶稣诞生”的故事,在《圣经》故事中,耶稣诞生在马棚里,有几个博士前来拜访并送他宝盒。在这个画面上也有来访的博士和圣母玛利亚以及耶稣的父亲约瑟,耶稣的头部画着光环,前面有一个躺着的毛驴,也许是博士的坐骑。

中国园林对法国的影响

18世纪中叶,在资产阶级大革命背景下,法国掀起了“中国热”,冲破古典主义的束缚,介绍了中国园林,形成了热爱大自然的新思想。

法国人把受中国园林影响的英国园林称为“英中式园林”或“中英式园林”,甚至直接称为“中国式园林”。其代表人物为勒胡式,代表作为《英中式园林》。

由英中式花园所环绕的中国凉亭(法国)

青花欧洲加彩庭院人物纹盘

这是年左右青花外销瓷中的一种样式,边饰有许多种变化,但是画面的右边都是一栋建筑,左边都是栏杆,和柳树以及假山石、花草等等,两个男孩在庭院中玩耍,一个男孩在楼上打开窗户观看,边饰也是画着仕女在园林中游园和休息的场景,这件瓷器是到欧洲后西方人在上面加绘釉上彩。

四、定制纹章锦上添花

中国瓷器到达欧洲后,出现了标志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团、一个家族或一家公司徽章纹饰的定制瓷器,称为纹章瓷,专供西方国家或*队授勋,成为权威的象征,或贵族喜庆典礼之用,如纹章瓷中带有两个族徽的,一般是结婚礼物或庆祝结婚周年纪念。

18世纪欧洲贵族和上层人士以拥有装饰纹章的中国瓷质餐具而感到最为荣耀。为了适应欧洲人的审美和使用习惯,一些输入欧洲的瓷器还由欧洲工匠加上各种装饰,镶嵌上铜镀金或贵金属,作为一种新装饰,或改变原有的功能,保护瓷器的脆弱部位。

另一些是在素瓷或瓷器的原有图案上再次加彩,这种做法可使欧洲商人选择更流行的图案,或修补损伤的部分使其重新派上用场。

山水人物徽章盘(清乾隆)

口沿施一圈金彩,盘近景中画着河流、渔船、山石、树木以及花卉。中景画着的是在嶙峋的山石上建着楼阁,男子在里面读书。远景画着在耸入云端的高山上一座琼楼庙宇,庙宇周围被白色的云彩包围,云海滚动,一派仙境。

粉彩描金西洋风景纹徽章盘

盘中心画着一颗虚构的面包树,树枝上挂着花环,左边画着一颗椰子树,右边是几只羊。面包树和椰子树中间的一个祭坛上面有两颗心,丘比特弓箭上的两只鸽子以及牧羊人的笛子和斜倚着的两只猎犬,现在看来,所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是情人节图案。

五、欧洲回响文化交融

对中国瓷器的向往,使得欧洲各国开始生产模仿中国风格的瓷器。最先仿制中国瓷器的是意大利威尼斯,年炼金士安东尼奥制造出模仿中国瓷器的软质瓷。年,德国萨克森发现瓷土(高岭土),制成了釉瓷器。年经国王批准,炼金士波特格在迈森建立皇家萨克逊瓷厂,所烧造的瓷器从型制到纹饰都仿造中国瓷器。

荷兰的代尔夫特在17世纪就以专门生产模仿中国青花瓷器的白釉蓝彩陶器而闻名,当时的欧洲人把这种白釉蓝彩陶器直接称为“代尔夫特”,一直沿袭至今。

青花人物纹罐(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

这是一个代尔夫特仿万历青花罐,罐口包一圈铜饰,罐肩和罐底部均画着树藤纹构成的莲瓣纹饰,罐身上画着椰子树和合欢树,几个人物造型各异,有的举着华盖,有的坐在石头上,有的面对面谈话,但具体是画什么故事无从得知。

Majolica人物纹盘(约年)

这是一幅描写圣经中故事的画面,中间戴红帽者应是耶稣,正在为门徒洗礼。

世界拥有瓷器,瓷器中有世界。

瓷器作为东西方共同使用的日常器皿,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瓷器的输入,中国传统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欧洲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17世纪初中国瓷器大量进入欧洲市场,引起了有识之士对于自然式园林景观的思考。到了18世纪,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式园林在欧洲诞生。

外销瓷作为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运输物资,也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纽带,时至今日,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园林线上课堂”将推出更多形式丰富的优质科普,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大家随时随地打开手机就能了解璀璨瑰丽的园林历史文化、艺术、生态和科技。美的园林,就在你身边。

1
查看完整版本: 园林线上课堂观展瓷上园林从外销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