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最好的传承是创新
TUhjnbcbe - 2023/7/23 19:30:00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打铁补碗、箍桶修笔、裁缝制被、酿酒做香……年纪稍大的人,从前都见过这些老手艺,可惜,时光悄然已逝,手艺的行当日渐式微。


  在《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里,张泉选择的18位受访者,都是有地位、有身份、有名望的艺术家,与现实的“手艺”生态是有距离的,没有呈现民间的草根手艺人,毕竟,沉默的大多数要仰赖少数能够发出声音、掀起浪潮,具有话语权影响力的领导者。


  序言谈到了柳宗悦和“民艺”运动。年,柳宗悦与滨田庄司等艺术家联合发表《日本民艺美术馆设立趣旨书》,首次正式使用“民艺”这个词语,取的是“民众性的工艺”之含义。民艺的美,最美就在“用之美”。日本民艺运动在20世纪中叶成为主流,并在近二三十年发展成为更明确的生活工艺运动,带动了全世界范围生活观念的改变。


  《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的前两位受访者是日本陶艺家安田猛和茶筒世家八木隆裕。安田猛的艺术之路萌发于柳宗悦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然后,他在法国求学,深受法国人类学、哲学的熏陶,景德镇的传统陶瓷工艺也让他大有获益,安田猛融汇各种风格而自成一家。八木隆裕作为世家传人,强调了突破传统技艺的局限、改变人们的认知与生活的重要性。


  接着出场的是缂丝家王金山、印染家吴元新、漆艺家菱田贤治、制琴家李伯苍、羊毛毡设计师伊格拉·露西娜·奥帕拉等人。这些艺术家大多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都很有想法和行动力。最后的几位受访者,是饮食文化策展人欧阳应霁、摄影家阮义忠、汪芜生等人,他们致力于手艺的跨界与传播,譬如,阮义忠希望以开办摄影工作坊的方式,“以手传手,把传统的好带入未来”。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张泉自述写作结构的用意,首先侧重家族品牌继承人的创新历程,其次探讨独立设计师的力量及其尺度,最后探索手艺革新的突围之路。而我觉得,这样的顺序首先是一种致敬的表达,其次表明了手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紧密程度,最后部分,或可视之为“手”的延伸。张泉的“手艺之道”,是一个流动的、放大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核心,就是“创新”。每位受访者都谈到这个话题。吴元新说:“手承心承手,人传艺传人”,他在吸收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刀法,根据构成的疏密关系来组织蓝印花布的图案。吕敬人讲述书艺美学理念,现在设计书籍需要矢量化研究,分析各种大数据的层次,通过横向轴和纵向轴的对比,尽量容纳各种信息。蒋琼耳说:“最好的传承是创新。”她希望通过创新与设计,把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雅致生活,让好的家居与现代人的情感要求连接起来。


  实现创新,不是抛弃旧传统,而是焕发新的生机。这本集子里的艺术家们,比如朱哲琴、殷九龙、吕永中、丁念祖等纷纷深入民间,作田野考察。除了集子里的这些艺术家,据我所知,以左靖为代表的“碧山计划”“行动民艺”,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生产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为源头探讨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深入民间、考察各地,以图文并茂的文章、以光影斑斓的视频和录像等手段,呈现竹编、造纸、戏曲、建筑、剃头等民间百业的传统与近况,由此集结的“碧山”系列文章,颇具前瞻性和启发性,是近年来我国民艺理论和实践的可贵的尝试。


  行当是老的,而人是活的,社会发展的脚步不为谁停留。让艺术家们牵头,挖掘民间的有生力量和传统老艺人的积累,配合地方化、产业化,这可能是实现手艺的传承,实现“觉醒与新生”的最好方式。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好的传承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