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陶瓷鉴定,从瓷器釉面来辨别真伪的几个小技
TUhjnbcbe - 2023/7/7 20:07:00
白淀疯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52.html

先来看两张真假对比图片:

元青花罐底(右为仿品)

元青花狮耳罐(右为仿品)

看了有何感想呢?是不是很相似又有很大区别?是不是让人恍然大悟的感觉?

根据行业人士总结出几个特点是:温润如玉,肥如堆脂,青白闪*,多有橘皮。

1、温润如玉─即如一块古老的和田羊脂白玉一样温润柔和,抚摸时有光滑润泽的手感,即所谓“玉质感”。若无光泽、不光滑的所谓古瓷,很可能是做旧所致;

2、肥如堆脂─好像猪的板油一样肥,又好像新的树脂漆器上发出的肥润,并有光滑感,即所谓“油脂感”。以上两点极为典型。

瓷品的釉面玉质感和油脂感,今天高仿产品难以达到的主要原因是:

①、景德镇明代以前是龙窑烧瓷,明代早中期烧瓷改用方形马蹄窑和葫芦窑,晚明以后多为鸭蛋窑(又称镇窑),烧成时间均在20小时左右,还原成瓷阶段的时间较长。这种长时间的烧成制度,亦可使釉酬巴润。而今天的液化气窑烧成时间在8~10小时,不及柴窑可把釉面烧得如此肥润。

②、21世纪前,烧瓷的燃料是松柴或杂柴,燃烧时硫含量少,而景德镇的釉自古以来是重钙釉或重钙碱釉,气氛中硫少,使这种易吸烟的釉不易吸烟。以高钙和氧化钾、氧化钠为助熔剂的釉,在高温下可更好地帮助氧化硅熔融成玻璃,使釉面更肥润;

③、古代的釉,用水细细淘洗后,再经过“目”的马尾筛筛选,可提高釉中钾、纳的含量,加上古代的釉果石多浅层开采,风化程度较好,钾、钠含量比深层的高;

3、青白中闪*:烧柴窑时,在歇火前夕要停火3分钟左右,俗称溜火,可使釉面光亮、温润,也会使充分还原好的青白釉面带来二次轻微氧化,造成釉面青中微微闪*。另外,土中久埋或长期使用也会吸附土气和脏物,产生闪*现象。成瓷阶段还原气氛不浓,也会使釉面产生青中闪*;

4、橘皮釉产生的根本原因:窑炉温度烧至约0°c时釉面幵始熔融,坯、釉中各种盐类分解产生气体挥发,使釉里不断出气泡,当气泡冲出釉面时溶洞随之产生。故瓷品烧好停火,窑内温度快速下降,熔融状的釉面流动快速停止,导致釉表溶洞来不及被流釉填平而出现橘皮现象。面造成釉面橘皮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①、釉的颗粒度大,即釉较粗,也可增多釉面橘皮;

②、欠烧致使釉在歇火前的流动性差,釉表溶洞不易被填平产生釉面橘皮,如宣德青花釉面橘皮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欠烧;

③、歇火后降温加速;

④、釉中碱性物质增多,即钾、纳、耗等助熔剂增多,可使以硅为主的胎、釉在高温下熔融,并产生大量的气泡挥发;

更多详细信息请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或留言讨论。

1
查看完整版本: 陶瓷鉴定,从瓷器釉面来辨别真伪的几个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