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国粹。不但中国人喜爱,外国人更喜爱。因此爱瓷之风,风靡海外。“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玲珑剔透,晶莹似玉的瓷器让人喜欢到疯狂。人们赏瓷的标准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据说荷兰,葡萄牙商人最早将瓷器贩运到欧洲时,瓷的卖价几乎与黄金价格相等。当时瓷器被卖到欧洲五十多个国家。外国人对宋瓷趋之若鹜。当年的贸易口岸是;“舟帆日日蔽江来,”“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景象。随着宋瓷的声名远扬。在国外,宋瓷的使用成为身份的象征。甚至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俗。东南亚一些国家在没有瓷器以前,用树叶为食器。通过贸易,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当食物的器皿。
瓷器在中国有多年历史,窑址分布多个县。光在宋代就就有多个县设窑口生产瓷器。年在阳江发现一只宋代沉船,距今已有多年。沉船光是瓷器就有一万三千余套件。当时这艘古船从中国驶出,满载从中国购得瓷器。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不幸葬身大海。可悲,可怜。
由于瓷器贸易的火爆,促使瓷器生产更快发展,在宋代就有多个县生产瓷器。“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可见当时瓷器生产的热情。由于地域背景不同各窑口产出的瓷器也各有特色,当时比较有名的五大窑系有均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这些窑口生产的瓷器在当时是宝贝,如今更是宝贝。在众多窑口当中,谁能称得起中国“古瓷都”呢?
人们都把江西景德镇,福州德化,湖南醴陵称为三大“古瓷都”,醴陵窑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光绪末年釉下五彩成功地用于瓷画的绘制,色彩缤纷,晶莹润泽。“插花应使花羞色,作画翻嗤画是空”真是雨霁霞红,流云溢彩,落霞松声。博得当时人们无比的喜爱,醴陵制的“扁豆双禽瓶”曾先后四次参加国际比赛,均获得金牌奖。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进贡慈禧太后瓷器,曾得到慈禧太后的金牌赏之。解放后醴陵瓷器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以礼品赠送国外友人,毛主席用瓷,人民大会堂用瓷,以及一些国家重要部门均有醴陵的瓷器。说醴陵为“古瓷都”毫不为过。
宋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命昌南进御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因其精美绝伦,遂以“景德镇”之名.随着宋室的南迁,北方许多著名窑厂能工巧匠纷纷赶赴景德镇。带来了北方先进制瓷工艺,使景德镇的制瓷技术迅速发展。宋代,景德镇以出“影青瓷器”“青白釉瓷器”而闻名。并通过泉州,广州两大商港,通达海外。说景德镇是“古瓷都”也应当应分。
再说广州德化,从宋到清,窑址就一百八十多处。德化窑以烧白瓷著称,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有“象牙白”,“葱根白”,“猪油白”等。德化窑制白瓷大部分外销,在南海一号沉船发掘中,
就有德化瓷器,也有景德镇瓷器。可见当时瓷器外销是何等繁华。
瓷器学问太深,深不可测。在此只能粗浅聊聊,望朋友们见谅。也望朋友们参加讨论。在讨论中增加见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