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80531/6294512.html前几天“淄博瓷中的东方美”登上了微博热搜,美轮美奂的淄博瓷再一次唤起了中国人心中的陶瓷情怀,如果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可以用一种物来传递他的魅力,那无疑就是陶瓷。
“陶”与“瓷”的区别
“陶”“瓷”二字经常一起出现,而“陶瓷”更是一个被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但是,很多人都没有仔细想过“陶瓷”一词真正的含义。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陶跟瓷的区别,简单来说——陶是低温烧成,瓷是高温烧制!具体而言
1陶和瓷的原料不同陶:陶土,即一般的粘土。瓷:瓷土,大宋定窑的瓷土取材定窑遗址附近,并用保密配方配置。
2陶和瓷的烧成温度不同陶:-℃左右,一般不超过℃。瓷:-℃,大宋定窑烧制温度最高达℃。
3陶和瓷的气孔率不同陶:气孔率约为12%-38%,透气性好,质地疏松。瓷:气孔率约为2%-8%,透气性差,质地致密。
4陶和瓷的吸水性不同陶:吸水性强,容易吸水。瓷:吸水性弱,基本上不会吸水。
5陶和瓷的风格不同陶:造型简单,看起来粗犷古朴瓷:造型精致,看起来细腻光洁优雅
6陶和瓷的用途不同陶:有施釉或不施釉,表面略粗,透气性好。瓷:细瓷一般都施釉,表面光滑易清洁
7质地不同陶:陶的质地比较疏松,有孔隙。瓷:瓷的质地光滑细腻。
8工艺不同陶:陶的工艺包括粘土成型、干燥、烧制。瓷:瓷的工艺包括成型、干燥、上釉、烧制。
陶瓷的历史起源
1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
2商代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便已出现。
3魏晋时期我国就已完成了用高火度烧成胎质坚实的瓷器这一重大发明。
4唐代陶瓷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造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博得了“瓷国”之称。唐三彩,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是从唐墓挖掘出来的陶器之泛称,唐三彩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一般而言,除了胎体的白地之外,铅黄、绿、青三彩最为普遍,在三彩的调配技法上,也最富艺术的韵味。
5明清时代瓷器的成熟时期,在烧造技巧和艺术水准方面均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使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呈现又一高峰,明代初年在景德镇建立御窑厂,以政府之力推动烧瓷工艺的提高与创新,成化、嘉靖年间,创造并发展了斗彩、五彩瓷器。清代康雍乾三朝,在明代基础上大力发展制瓷,创制了粉彩、珐琅彩以及釉上蓝彩、墨彩、金彩等多项工艺。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烧造最原始的陶器开始,到发明瓷器并普遍应用,技术和艺术都在不断进步;在适应人们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过程中,所烧制的陶瓷器物的种类在增加,样式在变化,内在质量在不断提高。陶瓷器物的手工艺制造技术,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和艺术内涵,其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造型和装饰、质地和色泽展示的。从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史,可看到陶瓷文化的时代特征:秦汉人的豪放,隋唐人的雄阔,宋人的儒雅,金人的放浪,元人的粗犷,无不在其各自的历史阶段,闪烁着它自身时代的光焰。
八大陶瓷产区
江西景德镇市:千年瓷都,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山东淄博市:中国古代五大陶都之一,中北方瓷都。相传始于宋代,以碗、盘、罐、瓶等日用品为主。釉色以雨点釉、茶叶末釉较为著名,前者史书上称作油滴,因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晶莹的银色斑点而得名;后者因釉呈灰绿,俨如茶叶之色,故名。
江苏宜兴:中国四大名陶产区之一,中国古代五大陶都之一,现以日用陶器为大宗,苏缸、酒坛、砂锅,质坚耐用。其中紫砂工艺陶更为著名,质地精密,造型大方,装饰纯朴,具有民族风格。
广东潮州:潮州的陶瓷器产品种类较杂,以珐琅彩瓷为主,中国著名的工艺瓷生产出口基地。
广东佛山:以陶瓷墙地砖为主,中国最大的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基地。自明代起,佛山石湾的艺术陶塑、建筑园林陶瓷、手工业用陶器等就不断输出国外。
福建德化: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世界瓷都,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出口基地。
河北唐山:中国古代五大陶都之一,北方瓷都,中国陶博会之都、中国第一件卫生瓷诞生地、中国第一件骨质瓷诞生地。
湖南醴陵市: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红官窑”的所在地,陶瓷产业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陶瓷产品涵盖日用瓷、电瓷、工艺瓷、建筑瓷、新型陶瓷等。
陶瓷艺术
从陶瓷引申出来的陶瓷艺术也是中国独有的风景线。陶瓷艺术是关于陶器与瓷器的艺术形式,陶属于世界,而瓷是中国独有的。东方,相对于西方,显然有更多含蓄丰润的文化底蕴,深藏在言,文字以外。当你看到陶瓷,不能单纯理解它的用途,用欣赏和思考的眼光去看待的工艺制作,每一件陶瓷都有一个故事,它是独一无二的。就拿陶瓷发展里程碑的秦汉时期来说,秦代陶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每当我们仔细审视那些精美瓷器的时候,就可以窥见秦汉人的豪放,隋唐人的雄壮,宋人的儒雅,金人的不羁,元人的粗犷,明人的含蓄,清人的精致。陶瓷见证了我们祖先从择水而栖的原始状态,到人类文明的稻种耕收。
就从这里开始,陶瓷便盛满了杏花飘香的中华饮食文化,伫立在宏伟壮丽的东方建筑里,它曾伴随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也曾游动于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古彩重画的装饰技艺,闲情逸致的市井风情,任重道远的传统孝道,华夷交辉的对外交流,便是中国陶瓷承载东方文明的深厚底蕴。陶瓷,在岁月中,走过唐宋的诗风词韵,在风尘里,携来元明的底蕴高雅,随着一曲悠扬的古调,在瓶底上落笔的款款深情中带着天青色的烟雨,打湿记忆的年轮,用青花的颜色,诱发七彩的情愫,沿着江南的风情,伴着如诗的月色,在素色的胚胎上刻上一段缠绵的心事。在犹如泼墨的山水里,在浓情的前世今生里,在如梦如烟的风景中,听青花吟唱那江南庭院的浅淡。
作者:石雪珂
编辑:方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