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朱婷等10人(组)优秀女性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授予孙志梅等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医院重症医学科等个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其中景德镇市邓希平
荣获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让我们一起看看荣誉的背后
这位巾帼楷模
与祖国同成长的故事
邓希平/个人事迹
邓希平,女,78岁,中共党员,传统颜色釉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景德镇名坊园邓希平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
识景德镇者必知颜色釉,知颜色釉者必知邓希平。在景德镇,有一位银发飘飘的老艺术家,被人誉为“颜色釉女王”。她就是景德镇唯一高温色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邓希平。
宛如宝石的高温颜色釉瓷
年,邓希平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到景德镇,一头扎进颜色釉配方技艺的研制,一干就是50多年,创新了40多种颜色釉,复制出瓷器品种多个。从无骨汾水画青花釉里红到窑变花釉,从朗窑红到祭红,邓希平用景德镇千百万瓷工独有的“匠心”和“匠力”,把颜色釉这一景德镇传统名瓷技艺不断推陈出新、推向极致、推向世界。
陶瓷研制是一门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被誉为“人造宝石”的颜色釉瓷,更是工艺复杂、成品率低,在技术上比制作传统青花、玲珑瓷要求高得多。在轻工部陶研所工作期间,作为新人的邓希平,虚心向聂物华、陈鸿高两位前辈和大师学习陶瓷颜色釉技术,一学就是7年,使自己从“门外汉”成为业务骨干;在担任建国瓷厂副厂长、总工程师期间,她创建颜色釉研究所和开发部,带领瓷厂一帮人取得了油烧铜红釉、无铅钧红釉、彩虹釉、釉里藏花等一个个技术上的突破,使国内窑变生产工艺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多次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无铅钧红釉的研制成功从根本上解决了铅中毒职业病的危害,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作的“东方之珠”、“件郎红釉美人肩花瓶”等一系列难度极高的窑变作品,多次被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国礼和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邓希平为国庆50周年创作的窑变命题作品“普天同庆”
年邓希平荣获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市妇联寻访致敬女性先进模范邓希平
年,景德镇十大瓷厂改制,建国瓷厂解体。53岁的邓希平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她怀着对颜色釉的钟情和热爱,把建国瓷厂的老同事们聚集起来,成立了“邓希平工作室”。继续从事颜色釉的开发研究。没有生产场地,就去旧料市场买砖买木头,自己搭建;没有资金,邓希平把自家存折上仅有的1万元拿出来,作为启动资金和大家第一个月的工资。当时许多人高薪邀请她去外地工作,她并没有为之所动。她常常对人说,“颜色釉瓷在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里是历史最悠久的,也是最震撼人心的,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不能丢,我这一辈子喜爱颜色釉。”
邓希平正在工作室内制作颜色釉瓷
“赣鄱红色娘子军”宣讲团成员邓希平在景德镇学院宣讲陶瓷文化
市妇联邀请女性楷模邓希平揭晓年度“尚立业”最美家庭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推广颜色釉制瓷技艺。邓希平先后成立了“邓希平陶瓷艺术馆”、“景德镇颜色釉陶瓷艺术研究院”、景德镇名坊园邓希平陶瓷有限公司,搭建中国陶瓷与世界对话的平台,不断开拓陶瓷创作的创新之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颜色釉技艺的研究开发当中来。邓希平的女儿原来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一名教师,受母亲的感召,从学校辞职,加入到自己的研究院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邓希平还联合13位陶瓷艺术家担任“晨基金”首批慈善大使,这份家庭的艺术传承成为景德镇的一段美誉。
艺无止境,业无止境。邓希平用一生诠释着中国“工匠精神”的精彩故事,品味她的窑变颜色釉作品,美丽得如梦如幻,让人爱不释手;她年逾古稀,但依然在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传统工艺的道路上孜孜以求,默默耕耘。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巾帼榜样!全国三八红旗手邓希平匠心绘就“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