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这个被誉为“瓷都”的城市,其名字的由来有着一段颇为传奇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景德镇最初的名字叫做“新平镇”,因在昌江之南,古称昌南镇。那么,景德镇这个名字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相传,在唐代时期,有一种青白瓷器在洪州窑烧制成功,这种瓷器的颜色青中带白,白中泛青,晶莹剔透,犹如美玉一般。当时,一位名叫赵概的官员被派到洪州窑巡视。赵概看到这种青白瓷器,大为赞赏,认为这是难得的珍品。为了独享这种瓷器的烧制技术,赵概将洪州窑的工匠全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在昌南镇重新建窑烧制青白瓷器。由此,昌南镇的制瓷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瓷器产地。
到了宋代,昌南镇的制瓷业已经非常发达。据史书记载,宋真宗时期,为了满足朝廷对瓷器的需求,朝廷特意在昌南镇设立了官窑,并派遣了一批技术精湛的工匠在这里烧制瓷器。同时,朝廷还在昌南镇设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以管理官窑的生产和征调民窑的贡品。
随着制瓷业的发展,昌南镇逐渐成为了一个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为了纪念朝廷对昌南镇的重视和自己在昌南镇的成就,赵概上书朝廷,请求将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宋真宗看到赵概的奏折后,非常高兴,认为赵概是一个忠诚于朝廷的好官,于是便下令将昌南镇改名为“景德镇”。
从此以后,“景德镇”这个名字便流传至今。如今,景德镇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陶瓷文化之都,其制瓷业的发展和瓷器的品质都得到了世界公认。